新时代国家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。随着"课程思政"理念的全面推进,医学教育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医学人文精神融入专业课程,培养德术双馨的医学人才。传统诊断学教学偏重技术训练,存在人文关怀缺失、职业价值观引导不足等问题,难以适应"健康中国"战略对医学人才的要求。同时,在医患关系复杂化、医疗技术伦理争议增多的背景下,亟需通过课程改革强化医学生职业道德、伦理决策能力和社会责任感。基于该背景,罗婷等依托于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(湘教通〔2023〕352号,项目编号HNJG-20231287),以"大思政"理念为指导,通过重构"知识传授+技能培养+价值塑造"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,将生命至上、患者中心、人文关怀等思政元素系统融入问诊技巧、查体规范、诊断思维等教学环节。借助案例教学、情景模拟等创新方法,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,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、仁心仁术的新时代医学人才,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、推动医疗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。
1、思政引领,重构医学教育价值坐标
在思政视域下,诊断学课程深度挖掘“医者仁心”“生命至上”“大医精诚”三大思政模块,将多个思政元素有机融入问诊、查体、临床思维等教学环节。通过抗疫医患实录、基层医师故事、医学创新案例等鲜活素材,以“叙事医学”“情境教学”实现价值引领,使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。改革后,学生职业信念测评结果明显提升,课程满意度也有显著改善,真正实现“知识传授”与“铸魂育人”的深度融合。
2、OSCE模拟中心打造沉浸式实践平台
依托智能OSCE模拟中心,构建“真实情境、真实流程、真实考核”的实践教学体系。多个标准化考站配备智能模拟人、VR诊断系统及AI评价平台,模拟急诊抢救、医患沟通等临床场景,强化学生应急处置与人文沟通能力。通过“模拟-反馈-改进”闭环训练,学生临床技能优秀率提升至新的高度。
3、三位一体创新医学教育范式
通过“思政引领+OSCE实践+执医标准”的三维融合,突破传统医学教育瓶颈:构建“知识-能力-价值”协同育人模型,相关模型的应用可作为后期研究课题进行深入探究。
4、面向未来推进数字化战略升级
教学团队持续推进“智慧化、思政化、精准化”升级,同时以扁鹊、林巧稚等先辈事迹厚植文化自信。正如项目负责人所言:“我们要培养既能读懂心电图,更能读懂患者眼神的医生”,这一改革始终锚定“大国良医”培养目标,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。
该项目的顺利实施能为医学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系统解决方案,推动"新医科"建设从理念层面向实践操作转化,助力"健康中国2030"战略实施。后续研究可聚焦于不同区域、院校类型的适配性研究,以及终身教育视角下的医师持续发展机制构建。(长沙医学院,罗婷、蒋天峻、何思萁、何震、谭玉)